肝最喜欢的3个小果子,今年春天一定要多吃
「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」,这是《黄帝内经》给出的四季养生原则,这跟大自然的植物是一样的规律,所谓天人合一! 那“春生”靠什么呢? 主要靠肝来生发+升发,肝主疏泄,春天由肝气来启动五脏的阳气,升发阳气,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,都会伤肝;所以春天是最需要养肝的季节;当然,也是养肝的最好季节,很多肝的问题,借着春天肝气旺盛之时调理,事半功倍! 现在很多人压力大、情绪不好、熬夜晚睡、长时间用电脑手机、睡眠质量不好,这些都在伤肝,今天给大家介绍3个肝最喜欢的小果子,有补肝血的、疏肝理气的,大部分人都适合! 1、这个小果子,补肝血+肾精 熬夜晚睡、用眼多、操心的人尤其需要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果子,就是桑葚!《神农本草经》里仅有两个补血的上品(可以长期吃不伤身体的叫上品),一个是阿胶,另一个就是桑葚,它是很擅长补肝血的! 《中国药典》记载:桑葚补血滋阴,生津润燥。用于眩晕耳鸣,心悸失眠,须发早白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血虚。 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载:桑葚滋肝肾,充血液,祛风湿,健步履,息虚风,清虚火。 肝血不足的朋友,春天很容易肝火旺,出现急躁易怒、烦躁不安、眼睛干红痒、头晕耳鸣、睡眠不好......与其吃竣烈的补药给脾胃增加负担,不如用桑葚,四两拨千斤的把肝肾补起来,尤其适合下面四种情况: 一、桑葚适合熬夜晚睡、眼睛干涩、无神的情况 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如果你经常晚上23点之后还不睡觉,那肝血多多多少都会亏虚;肝血越亏,睡眠质量越不好,所以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,可以从早睡+补肝血开始! “肝开窍于目”,如果你每天对着电脑、手机,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,那是很耗肝血的,平时要经常吃一些桑葚,肝血补足了,眼睛才能不干不痒,明亮有神! 二、桑葚适合阴虚燥热、血虚月经量少的情况 有些女生特别容易上火,明明没有吃什么上火的东西,莫明其妙的燥热上火: 手脚心热、心烦失眠、多梦易醒、夜晚睡觉出汗、口干舌燥,大便干结(干硬不黏马桶的那种)、时不时嘴唇干容易起皮,月经量也越来越少…… 有朋友问是不是更年期要提前了,其实不一定上了年纪才会这样,操心、压力大、熬夜晚睡、流产、产后,伤阴耗血太多也可能出现! 这种情况特别适合吃桑葚,既能补肝血、补肾阴,还能清虚火!桑椹之所以可以清虚火,主要是因为它能滋养阴液,“阴复则其热自退”! 三、桑葚适合有白头发,头发不黑亮、容易发黄、掉头发的情况 发为血之余,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,血足的人,头发茂密、色黑而有光泽;肝血不足,头发会发黄干枯; 肾其华在发,肝肾同源,肝血不足,肾也会虚,容易长白发、掉头发,而桑椹是滋阴补血、补肾的上品,肝血肾精补足了,头发自然会好起来! 四、吃了辛辣、重口味食物之后,吃桑葚能避免上火 你有没有发现,吃了麻辣火锅、烧烤油炸、干锅之类的,喝很多水还是觉得口干舌燥,晚上睡眠也会变差,有时候口腔溃疡、便秘痔疮都被带出来了,这是因为这些食物都会加很多辛温发散的调料,很耗阴血津液; 春天最好少吃,如果忍不住吃了,可以多吃点桑葚,补足身体里的“水”,就不会上火了!不过新鲜的桑葚要4月份才有,可以平时喝桑葚茶! 这款茶的所有食材就有桑葚,况且这款茶的配方还是出自中医专家马辉之手。 马辉医生是何人? 中医学硕士,病机派学术继承人,自幼习医,得良师启蒙,后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,获得学士学位,在.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,并对病机论学术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学习和继承。多次参与电视台节目录制:X诊所、36°C7明星听诊会。 我们一起来看看配方: 首先要说的是,桑葚、桂圆专为补血而生: 明朝名医缪希雍写的《神农本草经疏》里面说它:“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”; 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载它能:"滋肝肾,充血液,祛风湿,健步履,息虚风,清虚火。" 桂圆,也叫龙眼,用来补血安神、养心脾超级好;清代中西医都通的名医张锡纯在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里说它是心脾要药: 龙眼肉∶味甘,气香,性平。液浓而润,为心脾要药。能滋生心血,兼能保合心气,能滋补脾血,兼能强健脾胃,故能治思虑过度,心脾两伤,或心虚怔忡(心慌、心律不齐)、寝不成寐(失眠),或脾虚泄泻。 思虑太多(操碎了心、伤透了神)的人最适合,而且润而不燥,用它补血润燥再好不过了。 有了桑葚、桂圆这二位补血,身体里就有了源源不断的「阴」啊,因为津液、肾精、阴血都属于阴,可以互相转化,是同一个根! 为了加强滋阴补血的效果,马辉医生用枸杞来加持,枸杞子也是秋天收的果实,柔润多液,不仅可以润肺清肝,还可以滋肾益气、生精助阳、补虚劳、强筋骨、养肝明目; 张锡纯在记载枸杞子时说,自己曾经每天晚上口渴,把一碗水放在床头,早晨起来一看,饮用了大半,后来,就在睡觉前吃一口枸杞子,结果晚上居然不渴了,可见其滋阴润燥的功效。 另外气血相依,补血的同时还要补气,有了气的推动,血才是流动的血,才能去到该去的地方,这里配上黄精正好; 李时珍称它为“气血双补之王”;《本草纲目》说:“能补中气,除风湿,安五脏,补五劳七伤,强筋骨,耐寒暑,益脾胃,润心肺。” 补了那么多津液气血,怎么锁住不让它流失呢?这一步非常关键,马医生配上一味覆盆子,津血就被固住了,这个搭配绝了! 覆盆子可以补肾,具有收敛固涩之功,与补益类的药食搭配,滋补效果更好! 最后以怀山药健脾胃、补肺气、滋肾阴,有助于津血输布全身;决明子润燥通便、清肝明目。 2、这个“果中之仙”,疏肝比玫瑰好用,化痰堪比陈皮 气大伤身,相信大家都懂,但工作上、生活中、孩子教育上,夫妻关系、婆媳关系......各种烦恼琐事聚积在一起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 大不多时候我们都是能忍则忍,实在忍不住了会爆发出来,但不管是隐忍、生闷气,还是大发雷霆,都会伤肝; 肝主疏泄,喜欢调达,生气、隐忍、焦虑、压力大、郁闷,会让肝气郁结,出现胸肋胀痛、头痛、口苦、咽喉部有异物感、长结节;肝郁克脾土,又会影响脾胃的功能,会导致食欲不好、口腔溃疡、腹胀、打嗝嗳气,大便不正常; 我们既需要疏肝理气,又要健脾,有个果子特别适合,被古人喻为“果中之仙品,世上之奇卉”,它就是佛手! 佛手有一种特殊的香味,光闻味道就让人舒心放松,许多人用佛手作香道,《红楼梦》中探春就用佛手作为清供,而广东、广西都喜欢用它养肝健脾、祛湿化痰! 《中国药典》记载:佛手性温、味辛苦酸,入肝、脾、胃、肺经,有疏肝理气、和胃止痛、燥湿化痰之功。 行气比玫瑰更强,健脾和胃、燥湿化痰之力堪比陈皮,平时可以煮粥、煮茶的时候放一点儿! 也可家里备上这款现成的佛手糕,开袋即食,里面的食材也丰富许多,而且这款佛手糕还是由知名老中医张涌川,以宋代逍遥散为基础,根据现代人体质特点研制出来的。 配料有肇庆的佛手,砀山雪梨,云南的代代花,东北蒲公英,古田银耳和柚子皮等,金黄色的膏体软软糯糯的,有一股淡淡的橙香味,咬上一口,酸酸甜甜的,在嘴巴里化开,而且糕点中还有佛手的颗粒,很有嚼劲儿。 佛手疏肝理气,雪梨滋阴润燥,代代花理气有安神,蒲公英清热降火,银耳滋阴养颜,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,满满的营养,好吃又健康,古法新作,采用低温烘焙的制作方式,温而不燥,食材丰富优质,轻养慢食,而且还是0蔗糖的,Q弹软糯,营养美味,吃着还没有负担。 每一块都有独立的小包装,开袋即食,酸甜软糯,好心情真的可以吃出来。我们倡导自然之道,养自然之身,糕点没有防腐剂,色素,吃的就是一个健康。 如果你在春天也总是闷闷不乐,胸闷,食欲不振,不妨每天来上2块佛手糕当零食。随着柔软Q滑的糕体带着鲜果的香味在唇齿间放大,心情也豁然开朗了。 3、助眠超能果,补肝养心 能踏踏实实睡大觉,睡不好的人尤其需要 春天很容易因为肝血不足而睡不好觉,最近很多阳康后的朋友说,睡眠一直不太好,有些是入睡困难,有些人多梦易醒、早醒,有些人甚至整夜失眠…… 其实睡不好觉,跟肝血、心血不足都有关系!这次阳了后很多朋友发烧,发烧是很耗津液的,尤其是用退烧药退烧的那种,出一场大汗烧就退了。 中医认为,汗血同源,汗出多了必然导致血虚,而且汗为心之液,大汗淋漓最终导致心阴不足,心主神,心阴不足而心神不安,所以睡眠不好,而睡不好,血不能归于肝,所以又会肝血不足,形成恶性循环,这种情况最适合酸枣仁,心和肝一起养。 《中国药典》记载:酸枣仁,性味甘、酸,平,补肝,宁心,敛汗,生津。用于虚烦不眠,惊悸多梦,体虚多汗,津伤口渴。 酸枣仁是《神农本草经》中的上品,医圣张仲景有个专门治疗虚烦虚劳不得眠的经典方:酸枣仁汤,基本所有的失眠方都离不开它的影子! 如果你也有睡眠问题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;如果不想吃药,可以喝我们食疗版的酸枣仁膏。 我们商城的酸枣仁膏,精选上等的酸枣仁用古法熬制,又配上桑葚,滋阴补肾、补血;桂圆、大枣、莲子、茯苓补心脾,安心神,百合补肺阴、清心安神;配伍周到!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lianzie.com/lzzc/12729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肝火旺,这4个症状会在脸上表现出来,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